隨機
-
磁聯軸器能不能再10毫米間距做傳動 2024/12/21
ai評估磁聯軸器在10毫米間距傳動中的效率與可靠性磁聯軸器在緊湊型設備中的應用案例10毫米間距磁聯軸器的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
-
磁齒輪磁力輪傳動磁輪 2024/12/21
ai磁齒輪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案例磁輪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磁力輪傳動在機器人技術中的應用磁齒輪的設計與制造工藝磁輪在可再生...
-
磁力輪直交傳動對軸間距 上下磁輪間隙的要求 2024/12/19
ai磁力輪直交傳動設計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軸間距與上下磁輪間隙對傳動穩定性的影響磁力輪直交傳動系統的精密調節技術上下...
-
磁齒輪和常規齒輪有什么區別 2024/12/19
ai磁齒輪與常規齒輪的成本效益分析磁齒輪的未來發展趨勢常規齒輪的材料與制造工藝磁齒輪在可再生能源中的角色磁齒輪與常規齒...
-
磁聯軸器能不能再20毫米間距做傳動 2024/12/19
ai磁聯軸器在小間距傳動中的未來發展趨勢磁聯軸器在20毫米間距傳動中的應用案例20毫米間距傳動:磁聯軸器的技術突破磁聯軸器...
中國在稀土戰中實現角色轉變
多年來,這一被稱為“21世紀戰略元素”的寶貴資源一直為諸國爭搶,以作戰略儲備。
作為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中國本應有先天優勢。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中,那句被媒體高頻引用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為此做了最好的注腳。
但是,價值堪比石油的稀土,卻未能為中國帶來相應的財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缺乏長遠的戰略發展眼光,國內稀土企業無序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對內導致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對外則是低價傾銷和稀土定價權的喪失。政府控制生產總量、力圖實現可持續開發的宏觀調控并未收到預期成效,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的計劃在實踐中裹足不前。中國頂著世界最大稀土供應國和消費國的大帽子,卻始終行走在稀土產業鏈的中上游微利領域,在高端技術領域的成果乏善可陳,專利技術往往受制于人。
與之相對的是,長期以來,發達國家通過購買中國的廉價稀土,建立起了“深藏不露”的戰略儲備體系,同時,牢牢掌握著稀土關鍵技術領域的主導權,直到今日。
慶幸的是,近年來中國在國家層面逐步加大對稀土的規范管理力度,尤其是今年以來,一系列強力政策接連出臺,稀土業整合重組工作漸趨推進。
不過,在業內外觀察人士看來,要成為真正的稀土強國,中國任重道遠。
對內,需要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促進稀土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開采和冶煉分離能力,大力發展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業,真正發揮稀土戰略性基礎產業的作用,尤其是稀土高端技術領域,中國亟待突破。
但是,中國的問題關鍵在于一個落實,尤其是對于稀土業這樣一個矛盾多多、利益糾葛的行業,如何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法規,徹底革新歷史積弊,不僅需要決策者的勇氣,還需要執行者的盡職盡責。
對外,中國稀土同樣面臨重重挑戰,國際上對近年來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量的做法指責頗多。7月上旬,世界貿易組織已宣布中國限制主要原材料出口的做法違規,駁回中國政府提出的有必要為保護環境而限制出口的說法;這一不利的消息或將為發達國家投訴中國稀土材料的出口配額開創先例,未來,中國必將面對更大的國際壓力。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雖已“入世”十年,但是,在國際游戲規則面前,中國仍然還是一個學生,因此,抱怨與憤怒已無濟于事,關鍵是要真正參透世貿各種規則并充分利用規則保護國家利益。
當年,鄧小平提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之時,其實,后面還有一句指示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把我國稀土的優勢發揮出來。現在看來,這仍然不啻長鳴警鐘。(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紹飛)
《瞭望》文章:“稀土戰”硝煙又起
中國要逐漸由“應訴方”的“被動角色”向“上訴方”的“主動角色”轉變,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己的貿易權利
文/《瞭望》新聞周刊
駐布魯塞爾記者劉曉燕
記者李紹飛
中國稀土出口配額政策正面臨巨大壓力和潛在挑戰。
7月14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2011年第二批一般貿易稀土出口配額,共計15738噸,該數字較去年第二批配額7976噸,增加了約97.3%。
對于這一決定,歐盟貿易委員德古特的發言人約翰·克蘭西表示“高度不滿”,稱中國的稀土政策并未發生重大改變。
更早之前的7月5日,世貿組織宣布,中國以保護國內生態環境和資源性行業可持續發展為理由,從而限制9種原材料出口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定。這9種原材料包括鋁土、焦炭、螢石、鎂、錳、金屬硅、碳化硅、黃磷和鋅。
業內人士指出,世貿組織這一裁決讓西方發達國家嘗到了甜頭,后者很可能以此為例再對中國稀土出口配額政策提起申訴。
未來,中國稀土出口貿易或將面臨更多的批評和責難。
誰的稀土
美國、歐盟等國2009年就開始就中國原材料管制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
2010年10月,稀土進口大國日本的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曾召集美、英、德、法等國大使,要求中國緩和對稀土元素的出口規制。當年12月,在中國公布了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后,美、日、歐紛紛“表示憂慮”。
7月5日,世貿組織發布中國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違規后,作為申訴方之一的歐盟當天立即發表聲明表示歡迎。
歐盟貿易委員德古特甚至公開表示,這一裁決明顯維護了在原材料上的公平自由貿易原則,并聲稱希望中國能保證其出口體制遵循國際規定。他還特別指出,根據這一WTO裁決原則,中國應當保證對國際市場的稀土供應,讓其他國家可以自由公平地獲得這種重要的工業原材料。
美歐等國一直指責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推高了國際市場價格,損害了西方企業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貿易量。歐盟還抱怨,受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政策影響的企業產值約占歐盟工業總產值的4%,涉及就業人口約50萬。因此,它們認為應該趁熱打鐵,繼續起訴中國稀土出口限制違規,從而保證各國對稀土的需求。
對此,國內主流輿論要求中國政府堅決反擊,不能讓其“得寸進尺”。知名的財經評論家葉檀撰文指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保護自身的資源與環境,而中國的稀土此前十年的惡性出口既壓低了價格又破壞了環境,目前整肅稀土出口秩序,正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合理主張,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有理有據。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對新華社記者表示,WTO在很多時候會成為西方國家操縱的工具,幫助西方從發展中國家身上攫取利益。當然,此項裁定也反映出西方對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恐懼并試圖打壓之。
德國《南德意志報》日前刊發評論指出,西方發達國家對世貿組織判決的歡呼是不合適的甚至是虛偽的,因為在很多年里,全世界都得益于中國以極低的價格提供稀土。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發了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克萊德 "普雷斯托維茨的文章《限制出口:致富的關鍵》,普雷斯托維茨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長遠經濟戰略在于擺脫純粹的大宗商品供應商的身份,生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高技術熟練程度的產品。
普雷斯托維茨還以英國從單純的羊毛供應國成長為紡織品生產國的富強歷史為例,認為中國仿效這種歷史經驗不應該受到指責。
15世紀后期,英國是富裕的勃艮第和佛蘭芒紡織廠商的主要羊毛供應國,后者憑借優良的紡織品生產技能,獲得了高額利潤,亨利七世加冕后,立刻限制英國羊毛出口,并對那些將生產和技術轉移到英國的紡織品制造廠商給予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英國逐漸走向富強,甚至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用這種方法變富的國家現在認為這樣的事情不合規矩,這聽起來很沒道理。”普雷斯托維茨說。
誰的規則
根據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程序,中國現在可就原材料出口的裁決進行上訴。這一輪上訴被WTO爭端解決機構受理之后,將在半年后發布終裁。不過,受訪專家表示,中國的上訴會面臨諸多困難。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設在布魯塞爾的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貿易政策和WTO問題專家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指出,世貿組織專家小組的裁決明確指出,中國不能實行出口配額限制,因為這是中國當初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而且中國當時也同意,將來不能啟用關貿總協定中的第20條的一般例外條款,為其重新實行出口配額限制網開一面。
該條款規定,如果某成員方認為某一種資源或者某一種資源性產品出口過度,帶來本國資源的枯竭或導致環境污染嚴重,該成員方有權對這種資源的生產、銷售、出口采取相應的出口管制和出口限制。
埃里克松說,(西方國家)在中國當時加入世貿組織之時就預測到,中國未來幾年就將成為國際市場上某些金屬的主要供應方。因此,當初其他一些世貿組織成員國要求中國專門承諾,以后不要在這些金屬的出口上實行配額限制或者征收出口關稅,并以此為條件同意中國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當年,中國在簽訂《入世議定書》時,附件6僅列明84個稅號的商品不承諾取消適用于出口產品的全部稅費,許多在近年引起關注的資源性產品(如稀土、錳等)并未被列入。
埃里克松提醒,中國現在可以就世貿組織的裁決提起上訴,但獲勝的機會非常小。這個問題對于歐洲的許多公司利害攸關,如果中國不遵守WTO的裁決的話,就要做好法律上的準備,形勢對中國非常不利。
該智庫的另外一位WTO問題專家李-牧山浩石也對本刊記者分析,中國為了加入世貿組織自愿作出大量讓步,取消了大部分的出口配額和關稅,如今,在WTO的訴訟中就會非常被動。
WTO的裁決宣布后,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回應表示,加強部分資源的出口管理是出于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自然資源的需要。這些措施的實施雖然對國內外的使用者有一定影響,但其符合世貿組織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利于促進資源類產業健康發展。
對此,世貿組織的裁決認為,即使中國可以援引第20條的例外條款,中國也沒有拿出充分的證據說明出口配額限制有利于保護環境。歐盟委員會聲稱,中國可以采取多種更加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其中包括投資更加環保的技術、提高環境標準,控制污染以及有效的生產和消費控制,等等。
李-牧山浩石指出,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定,中國提出的保護環境、規范開采的說法要站得住腳,中國必須要證明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沒有歧視其他的世貿組織成員,而是對國內國外采取了一視同仁的做法。中國單純限制出口,而不是控制中國國內的開采和消費數量的話,保護環境之說就難以令人信服,在世貿組織的裁決中就很難獲勝。未來如果進行上訴,中國必須在這方面拿出更多的證據。
李-牧山浩石補充說,他毫不懷疑中國政府各部門確實有保護環境方面的考慮,但中國在強調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意識到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因為在歐盟和美國看來,中國限制出口更多地是為了抬高原材料的價格,并給予國內企業更多的優惠待遇,降低他們的出口產品價格,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屬于不公平競爭。
7月15日,商務部發言人姚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表態,中國會按照世貿組織的規范和要求,在稀土生產、加工和出口中,對國內企業和海外企業采取同樣政策。
“應訴方”VS“上訴方”
中國是否會就此上訴,官方尚沒有明確表態。
葉檀認為,中國有必要采取符合國際慣例的反擊手段,向相關組織提出上訴。同時,為了印證中國維護環境的決心,從環境成本、稅收等方面制約國內資源生產企業,以真正有利于環境的辦法,讓稀土從出口限制之“表”,走向整肅秩序、珍惜環境、保護市場定價權之“里”。生產企業優勝劣汰,自然被淘汰出局,市場效率提升,而環境得到改善。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稀土出口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鐘山也表示,商務部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世貿規則,繼續完善稀土出口管理和監督檢查,做好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銜接,將稀土環保標準和即將出臺的行業準入標準納入出口企業資質條件,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非法出口行為,同時加強行業轉型升級步伐,積極開發高端應用材料,實現對稀土初級產品的出口和國內生產、消費的同步管理。
如果將視野進一步擴大,其實中國在稀土出口問題上受到的“委屈”并非個案,入世十年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頻頻遭遇非議,諸多教訓值得反思。
受訪專家指出,雖然此次世貿組織的裁決對中國確實不利,但中國應該從中獲得一些啟示。埃里克松對本刊記者說,迄今為止,中國在許多問題和領域內都遭到區別對待,中國應該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己的貿易權利;中國目前在這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世貿組織的這次裁決可以為中國通過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己的權益提供依據。事實上,中國也有成功的經歷。
7月15日,世貿組織(WTO)上訴機構發布了中國起訴歐盟對華碳鋼緊固件反傾銷措施案的裁決報告,該報告認定中國在與歐盟關于緊固件的貿易爭端中勝訴,此案被視為中國入世十年來,主動起訴歐盟的第一次勝利,也從某種程度上顯示了中國積極利用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維護權益的決心與能力。
因此,多位受訪專家指出,中國要逐漸由“應訴方”的“被動角色”向“上訴方”的“主動角色”轉變,在積極學習國際法律法規的同時,更要學會利用法律規則維護自身權益,提高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上一篇: 瘋狂不再 部分輕稀土品種價格小跌
下一篇: 中國40%稀土為走私出口
您好!請登錄
合作網站快捷登錄:已有0評論
購物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