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
-
磁聯軸器能不能再10毫米間距做傳動 2024/12/21
ai評估磁聯軸器在10毫米間距傳動中的效率與可靠性磁聯軸器在緊湊型設備中的應用案例10毫米間距磁聯軸器的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
-
磁齒輪磁力輪傳動磁輪 2024/12/21
ai磁齒輪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案例磁輪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磁力輪傳動在機器人技術中的應用磁齒輪的設計與制造工藝磁輪在可再生...
-
磁力輪直交傳動對軸間距 上下磁輪間隙的要求 2024/12/19
ai磁力輪直交傳動設計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軸間距與上下磁輪間隙對傳動穩定性的影響磁力輪直交傳動系統的精密調節技術上下...
-
磁齒輪和常規齒輪有什么區別 2024/12/19
ai磁齒輪與常規齒輪的成本效益分析磁齒輪的未來發展趨勢常規齒輪的材料與制造工藝磁齒輪在可再生能源中的角色磁齒輪與常規齒...
-
磁聯軸器能不能再20毫米間距做傳動 2024/12/19
ai磁聯軸器在小間距傳動中的未來發展趨勢磁聯軸器在20毫米間距傳動中的應用案例20毫米間距傳動:磁聯軸器的技術突破磁聯軸器...
稀土加工能力過剩:央企和國企“圍獵”民企
無米下鍋。
2011年7月,對于江西的多數分離企業來說,這是現實而殘酷的困境。掌控絕大部分稀土源的地方國企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今年將只提供1萬噸的原礦,但當地100多家稀土初加工(分離)企業的年產能,卻高達4萬噸。
在贛州,稀土分離,曾是一個由民營企業絕對主導的產業鏈環節。但在這場南方稀土的大整合中,這些初加工企業的境遇,已經大相徑庭。
它們中的一些,已經獲得了五礦等央企的青睞,并依托實力雄厚的后臺不斷擴張產能。事實上,過去的幾年間,央企收編贛州民營稀土分離企業的努力從未停止。
它們中的另一些,則將成為當地國企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的收購目標。這個雄踞產業鏈上游的“資源分配者”,希望成為一個“集采礦、冶煉、加工、貿易、科研一體化”的企業集團。
除此之外,其它民營稀土分離企業面臨的命運,將是關停,或者痛苦的轉型。
央企圈地
央企大舉整合,已經嚴重擠壓了民企的生存空間
稀土分離環節,處于整個稀土產業鏈的中游。稀土原礦被開采出來后,先制作成稀土,后由分離企業將稀土氧化物提煉成稀土單一氧化物,而單一氧化物是下游稀土深加工環節的原料,可進一步加工為稀土金屬、磁性材料等產品。
目前,贛州當地共有100多家從事稀土分離的企業,它們曾經幾乎全部是民營企業。但央企的介入,改變了當地生態。如今,當地規模最大的分離企業,是民營企業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而規模第二大的,則是五礦入股的贛縣紅金稀土公司。
今年5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1至2年內,“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南方離子型稀土行業排名前三位的企業集團,產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
這一意見發布后,央企五礦集團已高調宣布其有志成為三大龍頭之一。事實上,五礦目前已經是在南方擁有最大稀土分離產能的央企。
在江西,五礦早已布局。早在2008年7月,其就聯合了兩家贛州當地稀土分離企業——贛州紅金稀土公司和定南大華新材料資源公司,共同組建了五礦贛州稀土公司,三方各占40%、30%、30%股權。
其它央企同樣在積極整合南方稀土分離能力。其中,中鋁在江蘇收編了五家分離企業,而中色,則在廣東成立了中色南方稀土有限公司。
贛州當地民企永源稀土的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五礦對收購分離廠一直很有熱情。一年前,五礦也曾有意收購永源,但最終雙方沒有達成協議。“現在是市場機制,如果國企想要來收購民營企業,也要看價錢是不是談得攏。”
在當地另一民企新盛稀土的一位負責人看來,央企在贛州收編分離企業,是為了擴大分離能力,用分離能力來向贛州礦業集團討資源,從而達到搶占資源的目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當地多數分離廠今年都面臨停產之時,五礦參股的兩家分離企業卻在逆勢擴大產能。”
這位新盛人士解釋說,理論上,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是按照各廠的分離能力來調撥稀土資源的,一旦五礦的分離能力大幅增加,五礦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原礦,“可以說,五礦是在以分離產能倒逼上游的資源分配”。
上述永源稀土負責人稱,隨著央企的大舉整合,民企的生存空間已被嚴重擠壓。而上述新盛人士甚至稱,從他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政府對分離企業整合的目標就是,關掉大批小企業,最后只留下幾家大企業,而大企業,幾乎都將是被央企控股的企業。
不過,作為此次南方稀土整合的另一個“龍頭企業”備選、江西省本地稀土產業整合的核心主體——手握稀土礦源的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無疑也將成為未來收編當地分離企業的主力軍之一。
贛州稀土礦業公司副總經理、贛州稀土協會會長賴兆添對本報記者稱,此次南方稀土整合的重點就是,往下游延伸產業鏈,主要落點在深加工和應用方面,因為這個領域的價值最高。他還透露,目前,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正在著手和下游企業談合作、收購事宜。
不過,當記者問及“在收購下游分離企業時,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會否與五礦等央企發生利益沖突”時,賴兆添表示,五礦和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沒有任何沖突,“他們收購他們的,我們收購我們的”。
大舉淘汰
環保和規模兩道坎,贛州稀土分離企業或將減少80%
露,產能不達標的企業,在后續整合中,同樣將面臨強制關停的命運。據贛州稀土協會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式的產能標準還沒有出臺,但可能是“以年產量2000至3000噸為下限”。
對于當地多數民營分離企業來說,這都是個遙不可及的生存線。據上述新盛人士介紹,現在贛州市稀土分離行業的基本狀況是,能達到這個分離產能標準的,大部分是央企參股的分離廠,如紅金稀土、定南大華和江西鎢業。在民營企業中只有虔東稀土達到這個標準,而分離能力排名相對靠前的永源稀土,年產能在2000噸左右,屬于中等水平的新盛,產能只有1600噸左右。這位人士對記者表示,想要產能“達標”并不容易,引進設備和工藝都是很大挑戰。
而上述稀土協會負責人則坦言,政府想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環保”和“產能”兩項標準,把目前100多家稀土分離企業整合到10至20家。也就是說,淘汰率將超過80%。
在遭遇央企擠壓的同時,贛州當地稀土分離企業的生存底線,也將大幅提高。如果達不到當地政府正在制定的環保標準和產能標準,它們可能將遭遇關停。
今年1月,環保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稀土行業廢水、廢氣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該標準將于10月1日起實施。
7月初,贛州稀土協會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10月1日起,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包括采礦、分離和深加工企業),將被取消開采配額、生產配額和出口配額。這位負責人當時表示,贛州市對稀土企業的環保核查已經啟動,9月底,結果就會上報國家環保部。
但7月15日,當本報記者詢問環保核查進度時,這位負責人卻表示,該標準10月1日肯定無法執行了,主要原因是,部分采礦企業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文件中所列的環保標準。他透露,該標準的執行日期可能會延遲到明年年初。
雖然,在這位稀土協會負責人看來,“分離企業達標并不存在太大問題”,但在前述新盛負責人看來,達標并非易事。這位負責人稱,此次環評的標準非常嚴格,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其還透露,為通過此次環評,五礦入股的紅金稀土已經投入了幾千萬元。
懸在這些民營企業頭上的利劍,還不只是環保。據這位新盛人士透。
各尋出路
關停或者轉型?眾多稀土分離企業被迫轉向“深加工”
事實上,對于當下的多數贛州民營稀土分離企業來說,擴大產能根本就是一個悖論,因為,隨著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收緊原礦供應,它們現有的產能已經過剩。
前述新盛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整個贛州的原礦開采配額僅為1萬噸,在100多家分離企業中,新盛只被分到了幾百噸。而按照新盛現在的產能(1600噸),這些原料只夠生產2個月。
這位人士向本報記者指出,現在仍然可以開工的分離企業,全都在依賴去年囤積的原礦。“央企參股的分離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因此在原礦儲備上比較充足,目前的開工率一般比較高,比如,紅金去年從外省收了大約1000至2000噸的原礦。而民營企業由于在去年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原材料,大多停產情況比較嚴重。”
“新盛稀土現在仍能開工,消耗的也是去年囤積的原料。”不過,這位人士表示,隨著囤積原料的耗盡,8月,贛州的幾乎所有稀土分離企業都將面臨停產。之后,那些在環評中過關的企業,將在10月獲得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下撥的原礦配額。
稀土加工能力過剩:央企、國企“圍獵”民企
前述贛州稀土協會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情況,他向記者坦言,1萬噸的原礦配額,4萬噸的分離產能,“注定了很多企業必須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的狀態”。而在前述永源稀土負責人看來,政府的想法就是,在不對企業執行強制關停的原則下,通過切斷原材料的提供,讓分離企業自身自滅。
在現實的生存危機之下,贛州許多稀土分離企業已在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上述新盛稀土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盛現在的計劃是“發展深加工產能”。他指著一排還未建成的廠房告訴記者,這是新盛新增加的一條生產線,做的是稀土的全分離,就是把現在初加工的成品,再進行提純,提高工藝。“在現有條件下,拿不到原礦就意味著企業即將停產,為了維持企業的繼續生存,只能讓有限的原料發揮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向深加工領域拓展。”
永源稀土的思路,也與新盛相同。前述永源稀土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早已“把重點轉到了新的深加工生產線上”。
這位人士稱,雖然當地政府對原礦(分離企業的原料)的貿易有限制,但對稀土氧化物(深加工企業的原料)的貿易卻沒有限制,因此,今年,在所有分離廠都因缺少原料而面臨停產的狀況下,永源還可以通過加工稀土氧化物保持開工狀態。
2011年7月,對于江西的多數分離企業來說,這是現實而殘酷的困境。掌控絕大部分稀土源的地方國企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今年將只提供1萬噸的原礦,但當地100多家稀土初加工(分離)企業的年產能,卻高達4萬噸。
在贛州,稀土分離,曾是一個由民營企業絕對主導的產業鏈環節。但在這場南方稀土的大整合中,這些初加工企業的境遇,已經大相徑庭。
它們中的一些,已經獲得了五礦等央企的青睞,并依托實力雄厚的后臺不斷擴張產能。事實上,過去的幾年間,央企收編贛州民營稀土分離企業的努力從未停止。
它們中的另一些,則將成為當地國企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的收購目標。這個雄踞產業鏈上游的“資源分配者”,希望成為一個“集采礦、冶煉、加工、貿易、科研一體化”的企業集團。
除此之外,其它民營稀土分離企業面臨的命運,將是關停,或者痛苦的轉型。
央企圈地
央企大舉整合,已經嚴重擠壓了民企的生存空間
稀土分離環節,處于整個稀土產業鏈的中游。稀土原礦被開采出來后,先制作成稀土,后由分離企業將稀土氧化物提煉成稀土單一氧化物,而單一氧化物是下游稀土深加工環節的原料,可進一步加工為稀土金屬、磁性材料等產品。
目前,贛州當地共有100多家從事稀土分離的企業,它們曾經幾乎全部是民營企業。但央企的介入,改變了當地生態。如今,當地規模最大的分離企業,是民營企業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而規模第二大的,則是五礦入股的贛縣紅金稀土公司。
今年5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1至2年內,“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南方離子型稀土行業排名前三位的企業集團,產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
這一意見發布后,央企五礦集團已高調宣布其有志成為三大龍頭之一。事實上,五礦目前已經是在南方擁有最大稀土分離產能的央企。
在江西,五礦早已布局。早在2008年7月,其就聯合了兩家贛州當地稀土分離企業——贛州紅金稀土公司和定南大華新材料資源公司,共同組建了五礦贛州稀土公司,三方各占40%、30%、30%股權。
其它央企同樣在積極整合南方稀土分離能力。其中,中鋁在江蘇收編了五家分離企業,而中色,則在廣東成立了中色南方稀土有限公司。
贛州當地民企永源稀土的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五礦對收購分離廠一直很有熱情。一年前,五礦也曾有意收購永源,但最終雙方沒有達成協議。“現在是市場機制,如果國企想要來收購民營企業,也要看價錢是不是談得攏。”
在當地另一民企新盛稀土的一位負責人看來,央企在贛州收編分離企業,是為了擴大分離能力,用分離能力來向贛州礦業集團討資源,從而達到搶占資源的目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當地多數分離廠今年都面臨停產之時,五礦參股的兩家分離企業卻在逆勢擴大產能。”
這位新盛人士解釋說,理論上,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是按照各廠的分離能力來調撥稀土資源的,一旦五礦的分離能力大幅增加,五礦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原礦,“可以說,五礦是在以分離產能倒逼上游的資源分配”。
上述永源稀土負責人稱,隨著央企的大舉整合,民企的生存空間已被嚴重擠壓。而上述新盛人士甚至稱,從他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政府對分離企業整合的目標就是,關掉大批小企業,最后只留下幾家大企業,而大企業,幾乎都將是被央企控股的企業。
不過,作為此次南方稀土整合的另一個“龍頭企業”備選、江西省本地稀土產業整合的核心主體——手握稀土礦源的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無疑也將成為未來收編當地分離企業的主力軍之一。
贛州稀土礦業公司副總經理、贛州稀土協會會長賴兆添對本報記者稱,此次南方稀土整合的重點就是,往下游延伸產業鏈,主要落點在深加工和應用方面,因為這個領域的價值最高。他還透露,目前,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正在著手和下游企業談合作、收購事宜。
不過,當記者問及“在收購下游分離企業時,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會否與五礦等央企發生利益沖突”時,賴兆添表示,五礦和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沒有任何沖突,“他們收購他們的,我們收購我們的”。
大舉淘汰
環保和規模兩道坎,贛州稀土分離企業或將減少80%
露,產能不達標的企業,在后續整合中,同樣將面臨強制關停的命運。據贛州稀土協會負責人透露,目前,正式的產能標準還沒有出臺,但可能是“以年產量2000至3000噸為下限”。
對于當地多數民營分離企業來說,這都是個遙不可及的生存線。據上述新盛人士介紹,現在贛州市稀土分離行業的基本狀況是,能達到這個分離產能標準的,大部分是央企參股的分離廠,如紅金稀土、定南大華和江西鎢業。在民營企業中只有虔東稀土達到這個標準,而分離能力排名相對靠前的永源稀土,年產能在2000噸左右,屬于中等水平的新盛,產能只有1600噸左右。這位人士對記者表示,想要產能“達標”并不容易,引進設備和工藝都是很大挑戰。
而上述稀土協會負責人則坦言,政府想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環保”和“產能”兩項標準,把目前100多家稀土分離企業整合到10至20家。也就是說,淘汰率將超過80%。
在遭遇央企擠壓的同時,贛州當地稀土分離企業的生存底線,也將大幅提高。如果達不到當地政府正在制定的環保標準和產能標準,它們可能將遭遇關停。
今年1月,環保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稀土行業廢水、廢氣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該標準將于10月1日起實施。
7月初,贛州稀土協會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10月1日起,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包括采礦、分離和深加工企業),將被取消開采配額、生產配額和出口配額。這位負責人當時表示,贛州市對稀土企業的環保核查已經啟動,9月底,結果就會上報國家環保部。
但7月15日,當本報記者詢問環保核查進度時,這位負責人卻表示,該標準10月1日肯定無法執行了,主要原因是,部分采礦企業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文件中所列的環保標準。他透露,該標準的執行日期可能會延遲到明年年初。
雖然,在這位稀土協會負責人看來,“分離企業達標并不存在太大問題”,但在前述新盛負責人看來,達標并非易事。這位負責人稱,此次環評的標準非常嚴格,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其還透露,為通過此次環評,五礦入股的紅金稀土已經投入了幾千萬元。
懸在這些民營企業頭上的利劍,還不只是環保。據這位新盛人士透。
各尋出路
關停或者轉型?眾多稀土分離企業被迫轉向“深加工”
事實上,對于當下的多數贛州民營稀土分離企業來說,擴大產能根本就是一個悖論,因為,隨著贛州稀土礦業公司收緊原礦供應,它們現有的產能已經過剩。
前述新盛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整個贛州的原礦開采配額僅為1萬噸,在100多家分離企業中,新盛只被分到了幾百噸。而按照新盛現在的產能(1600噸),這些原料只夠生產2個月。
這位人士向本報記者指出,現在仍然可以開工的分離企業,全都在依賴去年囤積的原礦。“央企參股的分離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因此在原礦儲備上比較充足,目前的開工率一般比較高,比如,紅金去年從外省收了大約1000至2000噸的原礦。而民營企業由于在去年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原材料,大多停產情況比較嚴重。”
“新盛稀土現在仍能開工,消耗的也是去年囤積的原料。”不過,這位人士表示,隨著囤積原料的耗盡,8月,贛州的幾乎所有稀土分離企業都將面臨停產。之后,那些在環評中過關的企業,將在10月獲得贛州稀土礦業公司下撥的原礦配額。
稀土加工能力過剩:央企、國企“圍獵”民企
前述贛州稀土協會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情況,他向記者坦言,1萬噸的原礦配額,4萬噸的分離產能,“注定了很多企業必須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的狀態”。而在前述永源稀土負責人看來,政府的想法就是,在不對企業執行強制關停的原則下,通過切斷原材料的提供,讓分離企業自身自滅。
在現實的生存危機之下,贛州許多稀土分離企業已在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上述新盛稀土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盛現在的計劃是“發展深加工產能”。他指著一排還未建成的廠房告訴記者,這是新盛新增加的一條生產線,做的是稀土的全分離,就是把現在初加工的成品,再進行提純,提高工藝。“在現有條件下,拿不到原礦就意味著企業即將停產,為了維持企業的繼續生存,只能讓有限的原料發揮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向深加工領域拓展。”
永源稀土的思路,也與新盛相同。前述永源稀土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早已“把重點轉到了新的深加工生產線上”。
這位人士稱,雖然當地政府對原礦(分離企業的原料)的貿易有限制,但對稀土氧化物(深加工企業的原料)的貿易卻沒有限制,因此,今年,在所有分離廠都因缺少原料而面臨停產的狀況下,永源還可以通過加工稀土氧化物保持開工狀態。
相關推薦
您好!請登錄
合作網站快捷登錄:已有0評論
購物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