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
-
磁性聯軸器高轉速丟步 2024/12/31
ai磁性聯軸器高轉速丟步的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磁性聯軸器高轉速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提高磁性聯軸器高轉速穩定性的策略...
-
磁力輪表面鍍層處理和作用 2024/12/28
ai磁力輪鍍層處理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磁力輪表面鍍層的維護與保養技巧磁力輪鍍層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研究磁力輪鍍層處理的成...
-
磁聯軸器能不能再10毫米間距做傳動 2024/12/21
ai評估磁聯軸器在10毫米間距傳動中的效率與可靠性磁聯軸器在緊湊型設備中的應用案例10毫米間距磁聯軸器的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
-
磁齒輪磁力輪傳動磁輪 2024/12/21
ai磁齒輪在醫療設備中的應用案例磁輪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磁力輪傳動在機器人技術中的應用磁齒輪的設計與制造工藝磁輪在可再生...
-
磁力輪直交傳動對軸間距 上下磁輪間隙的要求 2024/12/19
ai磁力輪直交傳動設計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軸間距與上下磁輪間隙對傳動穩定性的影響磁力輪直交傳動系統的精密調節技術上下...
內蒙古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但記者了解到,內蒙古稀土上游企業現在仍有部分企業在運轉。
“內蒙古很多稀土是伴生礦,很多企業打著開采諸如鐵礦的旗號,進行稀土的開采開發。”內蒙古一位劉姓稀土礦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情況在內蒙古多如牛毛。”劉姓負責人稱。
重組35戶稀土上游企業
盡管如此。內蒙古自治區仍然充滿了信心。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稀土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構筑以大企業、大集團、為龍頭、中小深加工企業配套的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稀土、儲氫、拋光、發光等功能材料,促進下游應用產業加快發展,建立稀土交易平臺,健全稀土戰略儲備機制,增強稀土調控力度,把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稀土工業研發、生產、應用和出口基地。到“十二五”末,力爭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年均遞增30%以上。
這次整合淘汰采取的形式是對已列入整合淘汰范圍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巴彥淖爾市35戶稀土上游企業進行重組合作、補償關閉和淘汰關停。
具體的整合措施包括,今后內蒙古只保留包鋼稀土一家分離企業,其他35家稀土企業要么被淘汰關閉,要么被兼并重組。對具有自治區級以上投資主管部門立項審批文件的4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4戶企業商談重組合作事宜;對有關盟市、旗縣(市、區)立項審批的22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出資,自治區將資金統籌分配到所在盟市,酌情予以補償,使其關閉并退出稀土行業;對沒有立項審批文件或投資主管部門立項審批文件的9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進行淘汰關停。
包頭市經信委副主任孫連坤對《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整個包頭市行業整合時說:“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會對部分具有稀土技術優勢和行業特點的企業,積極上報自治區爭取列入擴大整合范圍。對未列入補償關閉但企業提出合法手續的情況,也認真甄別,符合要求的積極申請自治區予以合理補償,使企業能夠自愿關閉。在整個整合關閉企業過程中,始終處于協商對話過程中,從而使列入關閉淘汰企業得以順利關閉。企業關閉后,才予以吊銷或變更工商營業執照。”
自去年5月份以來,內蒙古就已經開始按照國家要求,開展稀土資源開發整治工作。直到今年,逐步確定了對稀土上游企業實施整合淘汰,最終形成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的稀土冶煉分離專營工作體制,尤其是要對稀土礦山和中上游產品即合金以上的產品實行專營。
九成稀土冶煉企業不環保
今年5月10日印發的《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嚴把行業和環境準入關。
對此,5月12日,內蒙古下發了《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工作方案》,開始就內蒙古的稀土行業開展整合治理工作。包頭市開始對稀土上游企業實施整合淘汰,并確定最終形成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統一開采、統一選礦、統一冶煉、統一經營和管理的稀土冶煉分離專營工作體制。
環保問題是此次內蒙古整合淘汰的另一動因。
上述權威人士稱,內蒙古自治區對無計劃、超計劃生產企業責令停止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產品的生產,追查礦產品來源,對違法收購和銷售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取消生產許可和銷售資質,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或者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江西省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南昌大學教授李永繡告訴記者,應該以技術和環保為操控標準來推進兼并重組。
“我們曾提出了稀土資源與環境保護性開采的環境工程模式。基于這一模式,建議在礦業公司的主管下把開采計劃下達給各縣,各縣根據計劃和資源情況制訂開采技術方案和環境修復方案,審查通過后按計劃開采并推行監理制度,包括環境保護計劃的落實、產品流通的控制。把資源和環境保護的責任落實到縣里,資源稅和各種規費也都落實在縣級財政。把環保費用返回到礦價之中,實行誰開采誰修復誰負責的管理模式。”李永繡說。
早在今年上半年,《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就已出臺,這是“十二五”期間環保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據了解,該標準由環保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是中國第一個單獨針對稀土工業的國家標準,也是世界上首個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目前多數稀土生產企業的環保治理設施不完善。有專家稱,如果用上述標準來衡量,90%的稀土冶煉企業都不達標。
有專家認為,對于目前的波動和稀土產業較為痛苦的淘汰整合過程,應理性看待,畢竟這是產業政策必然帶來的后果。必須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管制制度,從開采、冶煉、銷售、出口多環節入手,加大《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指令計劃、出口配額等已有政策執行力度,盡快制定并完善稀土行業準入條件、技術標準等配套政策,通過這些政策對目前下游產業中很多低附加值企業進行淘汰。
下一篇: 廣東清新重拳打擊非法開采稀土礦
您好!請登錄
合作網站快捷登錄:已有0評論
購物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