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中國出口配額并未用完,但近日有關方面卻調高了今年
稀土出口配額數量。逆勢調高的背后,折射出
稀土出口鏈條中存在的灰色地帶。
近日商務部公布了年度第二批
稀土出口配額,與去年相比,總量增加了2.7%。
2011年,
稀土出口配額沒有用完,只用了61.6%。商務部并未因為去年
稀土出口配額沒有用完而下調今年的配額總量,反而增加了今年出口配額數量。
今年的配額能用完嗎?配額真的用不完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配額沒有用完除需求不振之外,還有一部分
稀土產品不在海關規定的目錄里,以其他形式出口海外,或者根本未走海關渠道。
今年配額可能用不完
8月22日,商務部發布關于下達《2012年第二批
稀土出口配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
稀土出口配額。五集團、
稀土、廣晟有色、
中國鋁業都在名單之中。《通知》指出,原待審核企業中,包鋼集團公司下屬的內蒙古包鋼
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包鋼和發
稀土有限公司、廣東珠江
稀土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融信新金屬冶煉有限公司、淄博加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及西安西駿新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通過環保核查。上述6家公司第一批應得配額量與第二批配額量一并下達。
此次商務部下發
稀土出口配額共計9770噸,其中輕
稀土8537噸,中重
稀土1233噸。加上第一批出口配額,今年出口配額共計30996噸,較去年的30184噸增加了約2.7%。
然而,據
中國海關統計咨詢服務中心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
中國稀土礦石、金屬及化合物出口量較上年同期下降42.7%,至4908噸。
一位
稀土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今年下半年需求方面不會比上半年有起色。如此一來,全年出口量將不足1萬噸。記者查閱2001~2011年的統計數據,除去去年陡降至1.69萬噸外,
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年出口在3萬~6萬噸之間。
2011年,
稀土配額就沒有用完,實際出口僅18600噸,占配額總量的61.6%。
第一,在產品名目上做文章。比如把稀土含量高的產品申報為含量低的產品,把含有鑭、鈰、鐠、釹、鎳的儲氫合金粉謊報成電池負極合金粉或合金鎳粉,或以出口鐵合金、郵寄樣品等名目逃避監管。
第二,在政策漏洞上做文章。有些外資企業,在中國深加工的稀土產品往往含有超量的稀土元素,將稀土深加工產品出口后在國外再提取稀土元素,以此來逃避稀土出口的管制。
第三,以物理性狀相似產品的名目出口。稀土產品名目多,顏色各異,識別和查驗難度較大等問題,再加上海關不可能做到每批必檢,有些產品還免檢,因而造成了很大的漏洞。
第四,在品名歸類上做文章。目前中國能生產400多種、上千個規格的稀土產品,出口稅號卻只有50種左右,這加大了出口管理難度,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第五,現有規定未將甩帶片納入其中。甩帶片經過進一步加工后可以生產出永磁材料、儲氫合金等產品。近兩年,許多企業介入生產甩帶片,一大原因就是出口甩帶片可以避開出口限制。
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說,去年海關統計出口量的下降,除了上漲抑制需求、國外用戶有足夠的儲備、美國開始生產占有部分國際市場外,走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1年,海外
稀土進口統計是
中國海關出口統計的1.2倍,也就是說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可見走私十分猖獗。
如果不品嘗的話,從外觀上幾乎分不出
稀土與面粉的差別。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這是
稀土走私的一種手段。噸價貴達幾十萬元的中重
稀土,與面粉或滑石粉混裝起來,繞過海關的檢查,溜向關外,然后再在國外提煉。無色無味的粉末攪合在一起,很難分辨。
此外,海關快速有效檢測手段的缺失也是
稀土走私難遏制的原因。
鋼研納克檢測
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對于
稀土走私,海關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沒有快速檢驗的辦法。“海關明知道有走私,但沒有快速檢測手段,如果個個檢測,就會造成貨物積壓,進出口流程就有可能因此全被打亂。”這位負責人介紹道,海關檢測需送到檢測中心,花費時間會很長。
針對此種情況,鋼研納克研制出了只要幾秒鐘就能檢測出來集裝箱中是否有
稀土的檢測儀。這款檢測儀外形頗似吹風機,最便宜的造價為15萬元。開箱之后,檢測儀能識別單獨或混合的
稀土元素。
據悉,目前天津海關等幾個地方海關已在試用該檢測儀,試驗設備的檢測效率。
這位負責人對該檢測設備能否推廣持觀望態度。按照每個口岸配備10套檢測儀來看,這將給海關增加一筆較大的財政開支。這筆財政開支能否獲財政部支持,還是未知數。
澳大利亞韋爾德礦山
稀土項目前經理杜德利·金斯諾斯說,今后10年,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重
稀土供應將成為
稀土產業的主要關注點,因為能否獲得足夠的重
稀土將令業界極其擔憂。
可見,未來中重
稀土供應仍有缺口。有缺口就可能有暴利,而只要有暴利,便會有鋌而走險的走私。從這個角度來看,
稀土走私難滅。
新材料出口增加
2001年~2011年,
中國稀土材料出口(主要為永磁材料)呈增長態勢。2001年
稀土材料出口量為3975噸,2011年未為16400噸,比2001年增長3.1倍。其中
稀土材料出口占
稀土產品出口的比例由2001年的6%增加到2011年的49%。
2011年,
中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費
稀土36600噸,占消費量83110噸的44.04%,與2010年相比有所增加。2011年,
稀土永磁產量為88500噸。
日本HTA公司總裁原田英樹說,這兩年
稀土供應極不穩定。幸運的是,去年還可以自由從
中國進口速凝永磁片和注射成型磁粉。
原田英樹說,2011年,
日本國內產量與2010年相比略有提高。這表示其對于
磁體的需求仍然旺盛。
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拋光粉等其他
稀土下游產品目前鮮有客戶問津的冷清市況下,一些做VCM硬盤的企業訂單滿得做不完。這些
稀土加工產品多運往
日本。
2010年,
中國減少
稀土金屬和出口配額后,日韓等國以甩帶片的方式進口
中國的
稀土半成品,以避開海關關稅。甩帶片是
釹鐵硼的第一道工序。
據悉,在原材料出口下降的同時,以其他名目出口的
稀土初加工產品并未減少。
您好!請登錄
合作網站快捷登錄:已有0評論
購物盒子